在鳳凰颱風減弱、天光轉晴的祝福下,「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海內外嘉賓不畏風雨齊聚一堂。今年以「人工智慧˙文化轉型」為主題,探討AI高速發展下,人類如何透過文化、倫理與中道智慧,在科技與文明交界處找回平衡與方向。
活動開場即迎來隆重的歷史畫面——前副總統蕭萬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新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以及新加坡老闆聯誼會洪启強會長、中道老友社洪振群會長等貴賓蒞臨,與全場來賓共同合影。原訂致詞的呂秀蓮前副總統因腳傷臨時不克出席,而鄭麗文主席特別撥冗與會,在不確定的天候下,更突顯出本次大會凝聚人心、超越環境限制的精神格外珍貴。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創辦人陳樹理事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全球正同時面臨地緣政治衝突、氣候危機、人心浮動與科技急遽變動的多重衝擊,而AI既能帶來巨大助力,也可能因誤用或濫用造成社會裂解與文明倒退。他強調:「中華文化的綱領在『中道』——在每一個情境中找到最有利於整體、最能帶來和諧的選擇。AI時代越快,中道精神越重要。」陳理事長也特別感謝新馬代表團六十多人遠道而來,以行動支持中道文化的國際推展。
前副總統蕭萬長在致詞中以深刻的全球視野提出警訊。他指出,世界正面臨「地球暖化、人心冷漠、戰亂頻仍、詐騙猖獗」的嚴峻局勢,而AI的加速發展將使人類高達七成以上的體力與腦力工作被取代。若AI被政治、軍事或不肖人士濫用,後果將遠超目前的假訊息與詐騙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說:「再先進的科技,都需要人性、文化與倫理來守護。」他呼籲以中華文化的人本、悲憫與天人合一精神,引導AI走向利他的道路。
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則以當代政治領袖的角度切入,強調兩岸和平、國際對話與社會不再零和的必要性。她直言:「AI讓我們面臨新的文明轉折,但人類仍需保有道德、善念和判斷力。」她也坦承在選舉期間,AI深偽技術已大量用於假訊息,連親友都難以辨別真偽,未來教育必須全面升級,讓下一代具備AI時代的識讀能力。她提出「善、正念、團隊」三元素,期盼台灣從對立走回中道,從仇恨回到對話。
來自新加坡的新加坡老闆聯誼會洪启強會長與中道老友社洪振群會長,亦以溫暖動人的分享為現場注入跨國文化的力量。他們談到新加坡與台灣多年來以「中道」為心的合作,以及中道如何成為企業倫理、人文價值與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準則。「科技越進步,人心就越要柔軟。」兩位會長皆強調,AI時代更需要文化的溫度,企業更需要道義與良知。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則在專題演講中指出,AI的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世界,而科技越強大,人心越需要中道智慧的引導。他以多年協商與公共治理經驗分享,真正的領導不是對立,而是在差異中尋求最大共善;AI雖能帶來效率與突破,但假訊息、深偽技術與倫理風險也不容忽視,社會更需以文化、制度與同理心來維持平衡。他期盼台灣以「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質,在全球變局中走出穩健道路,讓科技進步與人性關懷得以並行。
緊接登場的「危機與轉機:AI發展與東西文化大融合」高峰對話由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主持,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理事長施振榮、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與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展開深度對話。施振榮指出,AI終究是工具,關鍵仍在人類如何以「王道與中道思維」運用AI,創造利他、永續與共好的價值。他首次公開分享個人AI分身「阿丹」的設計理念,引起全場熱烈討論。
李鴻源則以氣候危機與治理經驗引出更深的反思:科技若缺乏倫理與文化框架,將使人類更脆弱。他提出「對地球布施」的概念,以台中東大溪復育與綠電案例說明科技、政策與社會文化應如何形成新的永續模式。
簡又新則從ESG、永續指標與全球治理的角度說明,AI已成為永續轉型不可或缺的工具。他肯定台灣企業在永續及國際指標中的亮眼表現,並提醒未來的關鍵不只是技術,而是人與文明是否能共同承擔責任。
張瑞雄以「AI如何成為文化橋樑」為主題,精闢分析中西文化AI的差異:西方以自由與創新為核心,東方則重視和諧、倫理與群體。他認為只有融合東西智慧、讓AI具備「智能與德性」,人類文明才能在AI時代實現共存共榮。
上半場在一波又一波思想交鋒中達到高潮。午餐時間,立法院院長韓國瑜特別趕來共襄盛舉並致詞,肯定中道高峰會的價值,並以輕鬆卻深刻的語氣談到AI、文化與中華文明的連結,再度掀起現場掌聲。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的上半場,以深度、格局與關懷勾勒出AI時代的新文明藍圖。面對科技浪潮與世界動盪,中道不是折衷,而是一種深層智慧;不是妥協,而是人類文明得以持續前進的方向。大會在熱烈期待下邁入下午的精彩議程,持續為台灣與世界指引一條通往平衡、永續與和平的道路。

多位重量級嘉賓齊聚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共同關注 AI 發展下的文化、永續與中道價值(左起: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前副總統蕭萬長、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新加坡中道老友社會長洪振群、新加坡老闆聯誼會會長洪启強)。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開場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陳樹理事長致詞,談及 AI 時代的文化挑戰與中道精神的重要性,為大會揭開深具格局的思想序章。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高峰對話」匯集多位重量級嘉賓,共同就人工智慧、永續發展與文化型態展開深度對談,展現跨領域合作與中道智慧的高度交流(左起: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施振榮、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高峰對話」圓滿登場,多位意見領袖共同關注 AI 時代的全球挑戰,以中道精神引領科技與文化的共榮願景。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現場座無虛席,海內外貴賓與產官學領袖齊聚,於書法長卷「人工智能傳承中道智慧」前合影,象徵以文化厚度支撐AI與永續發展的新世紀方向。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韓國瑜院長於書法作品〈博愛〉前合影留念,在中道精神與先賢理念的象徵下,呼應高峰會對「文化承續與時代新生」的核心價值(左起: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國父孫中山後人孫雅麗、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圖/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提供

